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来给大家分享半衰期公式,以及计算半衰期公式对应的知识和见解,内容偏长哪个,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1那个算半衰期的公式是如何推导出的,
放射性物质的原子核改变速度 dN/dt 与当时的剩余辩亩的衰变原子核的总数N成正高灶宽比,即dN/dt=-kN 对原式进行积分 t=-1/k*ln|N|+c ln|N|-kc=-kt N=N0,t=0代入得c=1/k*lnN0 所以 ln(N/戚亮N0)=-kt or N=N0*e^(-kt) N为剩余的衰变原子核数,N0为初始衰变原子核数,k为衰变常数,t为时间.
2关于臭氧半衰期的计算公式?
先确定是臭氧衰变成氧气。根据一般的半衰期公式有:
公式:
N'=N0*(0.5)^n,M'=M0*(0.5)^n.(n=t/τ)
N'、M'为衰变后剩余原子数和质量。
N0、m0为衰变前原橡姿弊子数和质量。
n为半衰期个数,t所用时间,τ为半衰期。
代入得(用质量近似计算):
最先1小时产生的到T时衰变的是:m1=Q*(0.5)^(T/τ);
第二小时的是:m2=Q*(0.5)^[(T-1)/τ];
…………
最后一小时的是:mT=Q*(0.5)^(1/τ)。
把他们加起来,就是衰变了的质量。
m衰总=m1+m2+……+mT
=Q*{(0.5)^(T/τ)+(0.5)^[(T-1)/τ]+(0.5)册激^[(T-1)/τ]+……+(0.5)^(1/τ)}
这是一个等比数列,公比a=0.5^(1/τ),然后求和:
m衰总=Q*{[(0.5)^(T/τ)]*[1-(梁族0.5)^(T/τ)]}/[1-(0.5)^?/τ)]
m总=Q*T
T小时后的臭氧质量m=m总-m衰总
=Q*T-Q*{[(0.5)^(T/τ)]*[1-(0.5)^(T/τ)]}/[1-(0.5)^(1/τ)]
最后是用m除以v求得浓度。
OK!
请看清楚运算顺序,我已经好小心的了。
我想了好久的.
3半衰期的计算
m=M(1/2)^(t/T)(其中M为反应前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时所需要的时间,叫半衰期(Half-life)。随着放射的不断进行,放射强度将按指数曲线下降,放射性强度达到原值一半所需要的时间叫做同位素的半衰期。
原子核哪历的衰变规律是:N=No*(1/2)^(t/T) 其中:No是指初始时刻(t=0)时的原子核数 t为衰变时间,T为半衰期,N是衰变后留下的原子核数。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长短差别很大,短的远小于一秒,长的可达数百亿年。
扩展资料:
衰变:
原子核由于放出某种粒子而变为新核的现象.原子核是一个量子体系,核衰变是原子核自发产生的变化,它是一个量子跃迁过程,它服从量子统计规律.对任何一个放射拦缓激性核素,它发简袜生衰变的精确时刻是不能预知的,但作为一个整体,衰变的规律十分明确。
若在dt时间间隔内发生核衰变的数目为dN,它必定正比于当时存在的原子核数目N,显然也正比于时间间隔dt .衰变不受任何条件的影响,是物质特有的性质。
衰变有3种:α衰变、β衰变、γ衰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半衰期
4想知道什么是半衰期?
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半衰期是从统计意义上讲的。半衰期是指一个时间段T,在T这段时间内,一种不稳定同位素原子数发生衰变的概率为50%。
“50%的概率”是一个统计概念,仅对大量重复事件有意义。当原子数量“巨大”时,在T时间内将会有50%的原子发生衰变。
半衰期的计算公式:
从半衰期的定义出发,结合等比数列概念,我们知道,经历N个半衰期后,剩余的质量为:
m=M(1/2)^(t/T)。
其中M为反应前纯隐原子核质量,m为反应后原子核质量,t为反应时间,T为半衰期。显然,N=t/T。
概述:
(1)半衰期的做镇厅定义:放射性元素的大量原子旅缓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要的时间,称之为该元素的半衰期。
(2)半衰期的意义:反映了核衰变过程的统计快慢程度。
(3)半衰期的决定特征:只由核本身的因素所决定,而与原子所处的物理状态或化学状态无关。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半衰期
关于半衰期公式和计算半衰期公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