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来给大家分享阶段性的相关知识,通过是也会对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终结性评价相关问题来为大家分享,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的话,希望大家别忘了关注下本站哈,接下来我们现在开始吧!
1如何理解心理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1、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是指个体心理的发展由一个个具体的发展阶段组成,某一发展阶段具有该阶段共同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
2、)顺序性,指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方向性、顺序性和不可逆性。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工作时应要做到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凌节而施”2)阶段性,指学生在相邻年龄阶段表现出相似的特点、各年龄具有衔接性。
3、顺序性 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4、概念 发展顺序性是指个体发展具有一定先后顺序的特性。儿童的身心发展过程是一个不断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是从渐进性的量变到跃进性的质变的过程。
2如何理解发展的阶段性和顺序性/不平衡?
顺序性: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阶段性:个体的发展是分阶段的连续过程,前后相邻的阶段是有规律的更替的,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过渡做准备。
(4)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身心的各方面在不同时期成熟的程度不平衡,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生长速度也不平衡。
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包括: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3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1、整个发展过程表现出若干连续的阶段,不同的阶段表现出区别于其他阶段的典型特征和主要矛盾,这就是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2、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包括: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1)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这一发展过程是具有一定的顺序的。
3、顺序性,个体身心发展在整体上具有一定的顺序,身心发展的个别过程和特点的出现也具有一定的顺序。
4、弗洛伊德以心理性欲发展为依据分为:口欲期(1岁半以前);肛欲期(1岁半~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青春期)。
关于阶段性和阶段性评价是在教学关键节点开展的终结性评价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